本国生活成本过高怎么办?
- David Dai
- Apr 7
- 2 min read
懂王二次执政开启了新一轮的关税战,从个人曾今生活过的物价极高的小国特殊经历出发,本国生活成本的增加并不必然导致本国生产回流,而很有可能导致居民通过出境生活避免国内的高物价。
本人曾经生活在一个本地工业生产匮乏的高物价小国,居民流行在假期出境生活,通过出租本国高价资产,例如住房,来置换廉价国家度假的低生活开销。美国物价如果真的由于关税战显著上涨超过普通人的承受能力,短期内可能进一步加速本土基本生活品的产业的萎缩。因为一部分居民会选择在美国工作,缩减生活必要用品购买,而在节假日出境消费的格局,并随着入境携带商品避免缴纳关税的形式进口外国商品。目前还没有那个国家的海关能彻底清查出境回国旅客的旅行包,以达到清关缴纳关税的目的。这种局面显著利好美国的短途出境游目的地,例如邻国加拿大、墨西哥等。
香港是另一个例子,美元港元汇率走强,会导致香港居民选择短期入境深圳消费,在贸易结构没有发生改变的时候,迅速让香港本土服务业萎靡。这种情形不是因为深圳的服务业质量提高,香港的服务业质量下降,而是消费者可以的充分流动,来往便利化导致的。反观美国,除非美加边境、美墨边境的居民出入境能像敌对国那样搜查行李来避免偷税,否则,消费者也会通过带货将消费转移到邻国。
总之,设置贸易壁垒的成本极高,而消费者向往贸易自由的智商往往上线,设置贸易壁垒需要的成本不一定能通过关税收上来。关税如逆水行舟,面对现代科技如此发达,信息如此流通,比一百年前要难上加难。
留言